2023-07-24 浏览量:
目前,职业教育变革是大势所趋,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市场对高技术水平的产业工人的需求正在日益凸显,“大国制造”需要“大国工匠”。职业教育在我国的职业教育格局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目前的职业学校和专业学校的教育水平还不能完全满足市场对产业工人的需求,所以快速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
当前,我国的职业教育以职业学校为主,职业教育层次有待提高,局限于中专、大专类院校,限制了更高质量生源对职业教育的接触。针对于此,可以考虑在本科阶段开展职业教育,推动更多高文化水平的学生加入到接受职业教育的大军中来,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校开展职业技能大赛,将参赛结果转化为学分或绩点,完善学历教育与培训并重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总体上提高职业教育质量。
在职业学校和专业学校的教育中,职业目标导向不明确,没有在教育的过程中体现出职业的专业性,职业教育在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中起不到关键作用,职业教育可有可无,这是亟需变革的。在职业教育中要加强对学生技术能力的培养,以制造企业的实际需求为准,中专毕业生起码要达到中级工及以上,大专毕业生要达到高级工至初级工程师及以上级别,建立起明确的培养目标,把人才职业素质放在培养的首位,使大国工匠的“匠”气名副其实。
在职业学校中,学习态度认真的学生具有较好的就业前景,薪资也比较可观,但存在着社会认可度不高、社会福利保障差的问题,这导致职业学校对优秀学生的吸引力有限,职业学校的招生名额难以得到满足。因此国家应该针对高级技工、技师的社会福利保障和社会地位进行努力,塑造职业教育发展的推动力。在社会氛围的营造上,社会公众要转变认知,培养起尊重技工人才的氛围,摒弃技工就是廉价劳动力的认识。
中国经济需要实体经济作为支撑,中国经济转型需要制造业转型升级做支柱,提高产业工人素质、发展职业教育是必然措施。从长期来看,发展高质量的职业教育有利于防止中国制造业产业外流,同时增强广大产业工人的综合素质,提高人口质量。大幅度提高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出更多的“技能人才能工巧匠 大国工匠”,由追求规模扩张向提高质量转变,是未来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